二、 打破死板的透視規限:
西畫構圖極重客觀透視之法,加上光影色彩的配合,故最能表現事物之「真」。而國畫則重視「造化」(大自然實景)和「心源」(作者的思想)的配合,故能寫紈扇小品,亦能擴大至千川萬壑。所以中國山水畫的透視法有三:1平遠(作者視野平視物象)、2高遠(作者仰觀物象)、3深遠(作者俯視物象),畫家在一幅作品中,往往會揉合運用,也即是說,採用一種浮動的透視法,企圖把眾多的物象攝作畫圖之中,令作品雖只尺幅,卻能遍照萬里。《上河圖》亦吸收了這種技巧,今先以其首段說明:
遠處騎馬乘轎的掃墓歸人,是仰觀﹔中段的母馬發情、伕役急追、父親救子是平望﹔下段踏青的人騎騾出城是俯視。本來不可能出現在同一視野上的人和物,在「浮動視點」的安排下,便能一一呈現了。再加上作者出色的構思,上下兩段傾向寧靜閒雅、中段則傾向緊張激情,於是,平凡的荒村小景,便因而充滿感情了。
由於採用浮動視點,作者更能細緻地運用空間,穿插圖象,令畫面上的情節隨而為豐富起來。試看以下兩例:
1.
古書中記述宋代有所謂「萬石船」,但形體如何,沒有詳述,而此圖卻採用出色的透視手法,把整艘船的結構,甚至連篷頂的形狀,都一一繪出,可以補文字的不及。 |
2.
由於作者能靈活運用浮動的視點,於是,虹橋旁酒樓內的情況,亦能細緻寫出:一名食客飯後憑欄觀看風景,兩名食客則仍品嘗美食。最奇妙的,背後兩個小廝傳送飯菜的動作竟亦能隱約看到。 |
三、 取法自然的S形構圖:
近人趙廣超在其《筆記清明上河圖》中指出,張擇端在該圖最常採用的是「弧線構圖法」,並說這種構圖法乃受道家太極圖的影響,主景虹橋和汴河河道一帶,即由兩條S弧線組成:
張氏是否真正受道家思想影響當然很難證實,但宋代所有的畫家在學習時都強調:「外師造化,內得心源。」而所謂師造化,也即師法自然。山水畫家畫山徑,一定會在叢林中迂迴前進,因為只有曲徑才能減低斜度,方便登山,而曲徑也能在每一彎角處提供不同角度的景觀,這都是自然的法則。此外,沿著S形安排圖象,亦可一個平面上產生多層的空間。所以掌握S形構圖是大部份畫家的通識,越是高手,越能以之表現豐富的素材。上文所提過的掃墓歸人一景,即因作者善於掌握弧形構圖,令一個平面,好像有三度空間,再加上動靜的對比,畫面的情節便因而豐富多變了。同樣情況,在入城後,張氏亦重施故技:
|
在城內的大街之中,行人麕集,有士人騎馬施施而行,有父親帶著小孩,手揮蒲扇,毫無驚戒,更有一群路人圍著聽店員吹噓貨品,這時一輛騾車,忽然從轉角處奔下,因轉彎的關係,車速自然增加,加上轉彎後車夫一時未能掌握路面情況,故車子有直奔而下,難以控制之勢,執鞭人正面露驚惶之色。一幕街頭慘劇可能在不久後便產生了。張擇端就運用了這種弧形的構圖,生動地寫出了一幕扣人心絃的場景。 |
結語:
張擇端的《清明上河圖》,是亡國遺民用畫筆寫出的心聲,同時也是一幅歷史的圖象,側面寫出沒落王朝的民生百態﹔它更是藝苑的奇葩,把風俗畫甚至人物畫提昇到藝術的巔峰。「國之重寶」一譽,實在可當之無愧! |